找到相关内容133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诸经相貌速写(52)增壹阿含经第三十卷

    诸经相貌速写(52)增壹阿含经第三十卷  转轮王的威势留得住他自己的色相吗  周宏玮  九、有一天,有位生漏梵志来向世尊礼足,然后坐下来问道:诸比丘当中,一定有清净修得梵行,而没有缺漏的,这是怎么修的啊?世尊答道:如果有人“戒律具足,而无所犯”,就称为清净修得梵行。其次,如果“眼见色,不起想著,不起识念,除恶想,去不善法,得全眼根一,就可说此人清净修梵行了。如果耳闻声,鼻嗅香、舌知味、身知细滑、...

    周宏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10666247.html
  • 佛法否定生命吗——也谈存在与否定

    见解。这还是爱的恋想,还是以爱为动力;这样的出世观,还是自缚而不能得彻底的解脱。这三爱,经中曾说为三求:欲求、有求、梵行求。梵行求,即是修远离行,以图否定存在的爱求。   有人说:佛法是否定生命——反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1166859.html
  • 南传上座部佛教之基本五戒

    离非梵行学处  [ 对于五戒,即把此学处的“非梵行”改为“欲邪行”。欲邪行即不正当的性关系(包括同性恋)。具足三个条件构成欲邪行,即:1.没资格发生性关系的对象;2.以从事之心;3.以道入道。]  (Abrahmacariyà verama??)  离非梵行学处,有时也译为不淫戒。也就是戒除性行为的学处。  梵行,巴利语brahmacariya的直译。意为清净、尊贵、值得赞叹的行为;或如清净、尊贵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0968781.html
  • 佛教否定生命吗:印顺法师谈存在与否定

    还是爱的恋想,还是以爱为动力;这样的出世观,还是自缚而不能得彻底的解脱。这三爱,经中曾说为三求:欲求、有求、梵行求。梵行求,即是修远离行,以图否定存在的爱求。   有人说:佛法是否定生命——反人生的。这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33469873.html
  • 帕奥禅师答:大众共修是否就不容易得力?又,比丘尼是否适合离群独处自修呢?

    途径?如果你已经明了,那么你可以独住自修,不成问题。然而,如果你还不明了,那么你应当依靠能指导你证悟的导师。这就是佛陀在《大空经》中提到群居的一个好处。有一次,阿难尊者告诉佛陀说:比丘的梵行能否成就有一半的因素决定于善知识。但是佛陀告诉他:比丘的梵行能否成就完全决定于善知识。这里的善知识指的是能引导你证悟阿罗汉果的人。因此,如果你希望自己达到解脱,也希望帮助别人达到解脱,跟随善知识学习是非常重要的。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帕奥禅师大众独处比丘尼独处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9/08554590082.html
  • 仁俊长老:念佛,念人与念世

    得到无碍解脱。   ◆ 人有三种殊胜:一、忆念:专注明记不忘;二、梵行;三、勤勇。忆念就是见佛思齐,思维表现佛的功德,当仁不让。梵行即在断一切根本烦恼。业轮即由烦恼开始。勤勇即努力修行。人间不太苦,...

    仁俊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23160090526.html
  • 佛法的价值观(三)──无记:《箭喻经》

    是真谛,余皆虚妄言者,世尊!当为我说。若世尊不一向知世有常者,当直言不知也。” 世尊问尊者□童子说:当初,是因为对你说这些法,才吸引你来跟我学梵行的呢?还是一开始,你就指明是要来跟我学这些法的...愚疑人,作如是念: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世有常者,我不从世尊学梵行。彼愚疑人竟不得知,于其中间,而命终也。” “如是,世无有常;世有底,世无底;命即是身,为命异身异;如来终,如来不终,如来终不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2353550.html
  • 佛法僧三宝的意义

    为什么称为和合众呢?和合有两种意义:  (一)理和,同证择灭理故。  (二)事和,具有六种:  (1)、戒和同修。即对于所受的戒法,善护受持,无杂无秽,称赞不毁,与诸同修清净梵行的道伴们,平等共同受持。由此法故,发起尊重爱敬,欢喜悦意,无违无诤,和合共住。  (2)、见和同解。即对于出离尽苦的圣道法,能善巧如理的通达于如是见。与诸同修清净梵行的道伴们,见解一致的共同修学。由此法故,发起尊重爱敬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1753543.html
  • 佛法僧三宝详解

    :  (1)戒和同修。即对于所受的戒法,善护受持,无杂无秽,称赞不毁,与诸同修清净梵行的道伴们,平等共同受持。由此法故,发起尊重爱敬,欢喜悦意,无违无诤,和合共住。  (2)见和同解。即对于出离尽苦的圣道法,能善巧如理的通达于如是见。与诸同修清净梵行的道伴们,见解一致的共同修学。由此法故,发起尊重爱敬,欢喜悦意,无违无诤,和合共住。  (3)利和同均。即对于获得的如法利养(财物),个人不别藏隐,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4164440.html
  • 画儿:佛教基本知识——佛法僧三宝

    ,具有六种: (1)戒和同修。即对于所受的戒法,善护受持,无杂无秽,称赞不毁,与诸同修清净梵行的道伴们,平等共同受持。由此法故,发起尊重爱敬,欢喜悦意,无违无诤,和合共住。 (2)见和同解。即对于出离尽苦的圣道法,能善巧如理的通达于如是见。与诸同修清净梵行的道伴们,见解一致的共同修学。由此法故,发起尊重爱敬,欢喜悦意,无违无诤,和合共住。 (3)利和同均。即对于获得的如法利养(财物),个人不别藏隐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35375643.html